陈亚琼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武术进校园常规化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对我市武术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武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高的竞技和健康价值,深受青少年喜爱。武术教育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未曾习武先修性,未曾学艺先明礼”在武术学习中更注重“性”与“礼”的培养,这与当前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吻合,它为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载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市教育局积极行动配合市文化和旅游局采取多种措施营造有利于我市武术普及和发展的校园环境,以推进我市中小学武当武术的普及和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规划普及活动
2019年,我局与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十堰市“武术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2019—2021)的通知》明确了武当武术进校园的基本原则、实施目标、创建内容等,对今后三年我市武当武术进校园常规化发展做了详细部署。
二、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
1、积极开展武当武术特色创建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几年来,我市各学校不断的推出一个又一个以武术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将学校的特色化工作逐步引向深入。如:丹江口市张家营小学举办了“传承中华武魂,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武术故事演讲比赛,题材选取我国古代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或者是现代我国公安、武警战士勇斗歹徒的光荣事迹,或者是民间习武艺人见义勇为的感人故事,小选手们在讲台上将“武以正人”的精髓演讲得淋漓尽致。主题为“传承武魂,武以正人”的武术绘画比赛,小选手们以高雅的情操描绘了武林人物扶贫助弱、伸张正义、报效祖国的精神,武术手抄小报创作比赛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对武术的向往和崇拜,每学期的“武术大课间展示”、两年一届的“武术节”活动,更是以恢弘的气势,道出了此校特色创建的成效。2018年我市又创建了市二中和东风61小学两所以武术为主的市级传统项目学校,全力推广和普及武当武术。
2、结合实际,积极打造特色教育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是一种“隐形课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优美的校园环境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我市多所学校设立武术教育专栏,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领悟武术优秀人物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在这里,学生可领略到霍元甲、黄飞鸿、李小龙的精武国粹。各班的黑板专栏都包括体验武术,快乐成长的内容,学校的活动展板又向人们展示着学校开展各种武术活动及取得的成绩,校内处处彰显武术特色,让人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武术教育氛围。
三、推进武术进校园课程建设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把武当武术教学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列为体育必修课程;引导中小学加强校园武当武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将武当武术课程化、专业化、系统化,并纳入教学计划、保证课时比例和课堂教学实效。鼓励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发武当武术校本课程,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武术精品课程,开展适合不同学段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校园武当武术教学活动,提升校园武当武术课程实施水平。
四、加强武当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不同人群已举办了两期教练员培训班,以期带动广大市民学练武当武术。1、2018年8月举办了各县市区及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武当武术教练员培训班,所培训的近80名教练员正在各单位开展全民习武活动,拟定于年底举办全市性的武当武术比赛。2、2018年9月,我局会同市教育局举办了“武当武术进校园”教练员培训班,来自各县市区及市直近40名体育教师参加了培训。
同时,科学合理地做好武术教师配备工作。选聘一定数量的武术教练人员、专业人才到中小学组织开展武术训练工作。定期组织武术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开展不同形式的武术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武术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的教学指导能力和业务水平。
今后,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主导,进一步加大投入,在武当武术标准化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推广教材,深入开展武当武术“四进”活动,发挥好传习武术技艺、传承武术文化、传播武术精神、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四大作用, 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体育健身品牌,为实现武当武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十堰知名度、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