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荣霞、王则虹、庹涛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郧西天河七夕文化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全市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郧西天河七夕文化建设的关注和宝贵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郧西天河七夕文化保护开发建设情况
1.七夕品牌核心价值不断彰显。郧西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发源地。2010年以来,郧西县已连续13年举办七夕文化旅游节,成功塑造了“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等文旅品牌。同时,“郧西七夕”作为民俗类项目,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作为湖北省唯一非遗项目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2021年成功入选“中国最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
2.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通过举办七夕文化传承活动、群众文艺演出、美丽乡村游、农特产品展销等活动,在郧西县形成了一种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全民参与的喜庆氛围。2021年,组建培养了一支乡村演出队,常年在双石沟民俗文化村开展七夕民俗“十里红妆”传承展演,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借助七夕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企业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生活也得到丰富,促进了郧西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县域经济得到持续拉动。通过节会活动促进了郧西县餐饮服务、交通运输、酒店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每年节会平均接待县外游客3O万人以上,实现综合收入2亿元以上。通过经贸洽谈、旅游推介等活动,有效宣传推介了郧西资源,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郧西知名度不断提高。大力实施“互联网+”举措,每年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闻全方位、多频段宣传节会活动,在新华社现场云、央视新闻+、十堰广电客户端等20余个媒体平台并机宣传,持续、系统、多维度地对节会进行热点传播,有力提升了郧西“七夕文化之乡”的知名度,助推“经济倍增示范区、绿色发展新高地”目标实现。
二、关于几项建议的推进情况
1.持续举办七夕节会。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自2010年第一举办以来,得到了省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连续举办13年,已成为全省知名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郧西县政府在香口、上津、槐树以及沿天河流域建立民俗保护基地,持续在双石沟民俗村开展七夕习俗“十里红妆”传承展演;组织开展和谐家庭、形象大使、技能巧工、巧食美食等竞赛活动,以七夕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和谐家园。
2.大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郧西县已于2019年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提升郧西天河旅游度假区工作已纳入全市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正积极与省厅对接郧西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郧西县已与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签订了郧西县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规划、策划服务合同。2021年9月,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已向省文旅厅报送关于天河旅游度假区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的相关材料,其中包括“天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目前,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3.加快推进七夕文化项目建设。近年,郧西县重点推进中国天河七夕文化城等项目建设。七夕文化城项目位于郧西县城区东北方向,四堰坪路以东,七夕大道以西,牵牛大道以南,五龙河大道以北,紧邻五里河。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0. 76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已作为郧西县委、县政府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挂牌建设。全面推进以七夕文化为核心元素的地域文旅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做大“郧西做东”区域公共品牌,引进专业团队,精心设计生产“郧西做东”文旅产品400余种,涵盖文创、农创、科创三大系列。同时,郧西上津特色小镇、郧西五龙河景区提档升级项目纳入十堰市全域旅游重点文旅项目库。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局将在节会申办、文旅活动、七夕文化传承保护、品牌创建、文旅项目推进方面予以持续支持,将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打造成全国知名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