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杨武代表:
您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举全市之力发展武术教育产业的建议》(第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武当武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16年12月,武当武术标准化“两拳一械”(武当拳、武当太乙拳、武当剑)通过国家武术研究院评审。2018年6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正式下文通过了武当武术“两拳一械”套路技术整编(武术字〔2018〕249号)。2019年,武当武术“两拳一械”成为全国第三个武术单项赛事。2022年“两拳一剑”首次纳入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类和群众体育类竞赛项目。先后举办全国、全省武当拳交流大赛和5期武当武术“两拳一械”竞赛套路培训班。武当武术现有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市级非遗传承人3人。
2014年,市政府与武汉体育学院联合兴办以武术命名的本科高等院校——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目前,我市共有武术类培训机构69家,其中武当山特区27家,年培训学员2.27万人,常年在训人员近3000人,2022年引进新京武武校等3家武术培训重点企业。每年持续开展武当武术“四进”活动,积极扩大武当武术群众基础。
武当山特区教育存在多重管理问题,其中武当山管委会管辖学校18所,主要是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丹江口市管辖的丹江口市二中,为普通高中阶段学校,现有学生2457人;省属高校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现有学生1730人。武当山辖区武术馆校常年在训学龄段学员1000余人,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及学籍注册问题已解决,文化课由教育部门提供学位,安排指定学校就读。
武当武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武当武术产业化发展规划不清晰,没有省、市指导性实施意见;二是武当武术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机制不完善。武当山特区馆校在训学员高中阶段学籍和入学问题尚未解决,丹江口市二中在武当山特区招生名额有限 ,无法满足武术在训学员高中及以上学业教育需求,制约了武当武术后备人才的发展。三是武当武术产业发展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规模小而散等问题,武馆门派众多,各自为政,集聚效应缺乏,没有形成集教育培训、理论研究、赛事表演、器材服装与旅游融合发展产业链体系。
二、武当武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国家体育总局等13部委在《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中明确提出积极举办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鼓励湖北武当山、河南焦作、河北邯郸、四川峨眉山等地方打造大型国际太极拳系列品牌赛事,树立太极文化的世界品牌。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湖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支持推广龙舟、武术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近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武当山,对做好武当山的文章、擦亮武当山文化品牌、画好武当山与十堰市的等号以及做强叫响武当道乐、武当太极、武当养生、武当建筑“四大品牌”做出了重要指示批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局将与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武当山特区等部门加强协作,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武当武术内涵,深化教育体育体制改革,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文化交流为抓手,以发扬光大为目的,牢固树立“大武术”的发展理念,构建具有较强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武当武术产业体系。
1.加强政策引领。组织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自规局、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丹江口市政府和相关专家,共同起草武当武术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发展目标、路径和支持政策,并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
2.构建武当武术教育产业体系。市教育局支持武当山特区在遇真宫村举办一所公办综合特色高中,既有普高又有中职,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并做好与省教育厅等相关单位对接协调工作。共同争取市政府在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武当国际武术学院做大做强,打造武术人才高地;依托学院武术学历教育,鼓励开展职业武术教育、武术中长期培训、武术演出交流、武术养生体验等多种形式武术类活动,并与各市场主体联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路径,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一条完整的职业教育产业链。
3.加大武当武术传承推广力度。一是深化武当武术标准成果应用,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将武当武术纳入全国运动会和全国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为武当武术标准化推广普及夯实基础。二是正式出版发行《“两拳一械”竞赛套路》教材,办好全国全省武当武术教练员培训班。三是持续推进武当武术“四进”活动,与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武当武术“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社区)”活动。四是优化布局武术体育特色传统项目学校。五是积极举办武当武术品牌赛事活动。持续举办武当武术国际联谊大会、全国武当拳交流大赛。
4.扩大对外宣传交流。整合武当武术人才,改版升级“梦幻武当”,高标准打造一台体现武当太极之魂的太极功夫秀。推进武当武术协会站点建设,力争海内外站点达到100家。依托武当功夫艺术团,积极走出去开展对外交流和展演,以武当武术交流讲好武当太极故事。
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8月7日